本次月记记录时间为:1 月 17 日 - 2 月 9 日。
AI 辅助开发#
最近,我在使用 Astro 给自己开发一个全新的主题,同时也第一次尝试了新一代的 AI 辅助开发。此前,我主要都是在使用 VSCode 的 Continue 插件,使用 AI 进行代码补全,以及使用对话功能来问问题。随着 Cursor、DeepSeek 的火爆,我决定也尝试一下新一代的 AI 辅助编程。
出于某种 VSCode 情结,我没有选择去试用 Cursor,而是选择了 VSCode 的插件 Roo Cline。选择 Cline 的分支 Roo Cline 是因为这个分支版本可以调用 VSCode 自己的大模型接口,即调用 GitHub Copilot,而 GitHub Copilot 只限制对话次数,不限制每次对话使用的 token 量,Pro 版本不限次数,10 刀每月的价格也还算负担得起。
使用体验下来,用来写一些简单的脚本,或者使用 AI 来进行「重复性」的修改,比如相似的两个代码,改完一个,让 AI 参考已有修改帮忙改另一个代码,这类工作 AI 做的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逻辑,或者小众一点的插件,AI 的表现就不尽如人意了。很多时候 AI 会生成一些完全不可用的代码,与其慢慢通过对话让 AI 调整,还不如我自己直接看文档和其他开源代码自己手搓。
新主题#
经过大半个月的爆肝开发,目前我的 Astro 新主题已经基本可用了。新主题基本就是缝的 Fuwari 和现在用的 Solitude,而且因为用了比较新的包,比如 Tailwind 4,所以浏览器兼容性也比较悲惨。目前,新主题还处于开发阶段,我个人想要的功能还差一些没实现,但基本的功能已经差不多了,所以我就先把它开源并上线了一个 Demo。
新主题名字叫「Astral Halo」,从「Moon Halo」根据开发框架的名字 Astro 变化而来,和 Halo 框架没啥关系就是了。等搓好了就可以切换到新主题了,这篇文章大概是最后一篇使用 Solitude 主题的文章了。
初试 DeepSeek#
初试 DeepSeek R1,我选择让它来从我的过往周/月记来分析我在这个博客中的人设。得到的结果,让我亲身体验了一把什么叫“作者本人做阅读理解都及不了格”(笑)。比如在 周寄(三) 中,我聊到了我的保温杯迭代史。DeepSeek R1 分析认为,保温杯这节“是作者生存焦虑的具象化,反映了作者对完美容器的追寻,最终选择将博客作为自己的精神容器”。
嗯,分析得很好,要是我自己写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就好了。事实只是我只是没啥好写的了,就拿保温杯来说事。
游戏#
最近又把《辐射:新维加斯》(以下简称 FONV)捡回来了。之前因为这游戏翻来覆去玩了太多遍有些腻,外加上游戏原先使用的内核汉化(翻译游戏内部的文本字符串)会和我喜欢的 mod 起冲突,直接玩英文原版看着又太费劲,所以弃了半年。
最近翻到之前知乎上对我配置畅玩 FONV 的 mod 配置帮助极大的《游骑兵指南》更新了,将汉化换成了外挂汉化(直接翻译游戏时屏幕显示文本)。外挂汉化除去一些文字位置和大小的问题外,与各种 mod 都算兼容相当良好的。简单尝试了一下后,我对 FONV 的激情又重新点燃了,这些天基本就是肝论文学习进度、肝新主题和打 FONV,顺便穿插一下几个米哈游游戏的活动和日常。 (然后因为春节活动相比惯例提前一天结束,错过了好多剧情和奖励,死线战士大失败)
轻功#
起因是我最近做的一个梦,梦里我被人追杀,跑着跑着就开始飘了起来,追逐直接变成了皇牌空战。这种飘起来的感觉我很熟悉——在记忆里,我小时候经常在回家路上走着走着就飘起来,一开始是一步能跨上两三米才落地,然后越飘越高,直接飘到和家里阳台齐平。理性告诉我,这应当是我将自己的梦境和小时候的记忆混淆了,但这种印象却如此真实,让我难以否定这种飘起来的感觉只是臆想。
过了两天,和我爸在吃完饭后闲聊,聊到我妈最近在学习中医,顺带着就聊到了一些比较「封建迷信」的东西。我爸说,他以前会做梦梦到自己飘了起来,就像小说里的轻功一般。我听了这话,心里一惊,这不就是我梦里的感觉吗?很好奇,这种感觉是不是人人都有的。此前我从没想过会有人与我有相同的「飘起来」的感受,如果这种感受是普遍存在的,那这可能就是所谓轻功的源头之一吧。
中医与「科学迷信」#
既然上文提到了我妈在学中医,那就顺便聊聊这个可能有点争议的点吧。我对中医的看法,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中医作为一种经验医学,应当通过科学的方式现代化」,具体到治疗手段,我对中药基本是嗤之以鼻的,对理疗则还算接受。
而转折点则是我妈,在当了几十年医生以后,选择自学中医,并自费报名中医院的中医课程(正规课程,学习完可以开中药处方,但不能以中医身份行医)。这种中医学习名额,在不少医院都是免费拉人都难,但我妈却选择交钱也要学,还会通宵背书考试。本来在一开始,看到我妈买了一堆中药熬汤喝、拉住我去中医院看病的时候,我还觉得只是她人老了开始搞迷信了,直到我开始思考。
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我有什么资格,来认为一个当了几十年医生,还会偶尔去任教医学生的人,她学习中医就是「封建迷信」?我自己又有什么资格,来认为中医是「迷信」?我对中医是「迷信」的认知,来源于网络上各种评论、文章对中医、中药的攻击,但我自己又有多少了解中医呢?我只有对中医是「迷信」的认知,却对这些认知的来源没有足够的了解,这不就是「科学迷信」吗?